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国内精品区一区二区三,日本又黄又粗暴的gif动态图含羞,国产在线观看美女福利精

  • 首頁
  • 要聞關注
  • 國際國內(nèi)
  • 龍江新聞
  • 民生關注
  • 經(jīng)濟農(nóng)業(yè)
  • 文化旅游
  • 教育體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聲音
  • 法治在線
  • 數(shù)字報刊
  • ???
  • Pусский
  • 黑龍江新聞網(wǎng) >> 龍江新聞
    東北抗聯(lián)英雄|李兆麟:熱血赴使命 光芒映初心

    在哈爾濱市兆麟街,這里車水馬龍,商鋪鱗次櫛比,往來人群熙攘不絕。

    行至兆麟街88號,周遭的喧囂仿佛被無形隔斷,一段厚重的歷史緩緩鋪展在眼前。

    李兆麟將軍紀念館

    這里是東北抗日聯(lián)軍主要創(chuàng)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李兆麟的遇難之處,如今已改建為李兆麟將軍紀念館。作為少數(shù)親歷14年抗戰(zhàn)全過程的抗聯(lián)領導人,李兆麟用生命鑄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矢志救國 投身革命

    李兆麟,原名李超蘭,又名張壽篯,1910年11月2日出生在遼寧省遼陽縣小榮官屯一個農(nóng)民家庭。1916年,剛滿6歲的李兆麟被他的祖父送進學堂。1925年父親去世后家境日益窘困,李兆麟不得不輟學務農(nóng)。這期間,他曾主動替一位被霸占土地的婦女打官司,為她寫狀告到法院,打贏了官司。從此李兆麟對法律有了興趣,開始攻讀法律書籍,期望將來能通過法律,解決社會的弊端。他在書箱門上刻了“運思出奇,橫掃千軍”八個大字,表達自己未來的遠大抱負。

    李兆麟(圖片由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fā)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武裝侵略。在國民黨蔣介石“不抵抗政策”下,東北的大好河山很快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李兆麟目睹東北1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踐踏,3000萬骨肉同胞被蹂躪,憤怒的火焰在胸中燃燒。他暗暗發(fā)誓決不當亡國奴,要抗日救國。恰好這時,已在北平參加抗日救國會的同鄉(xiāng)愛國青年張一吼寄信給李兆麟,讓他盡快到北平參加抗日活動。李兆麟當即把要去北平的打算講述給母親,母親楊長秋聽了兒子述說之后,同意了兒子的要求,把剛收獲到家的一車大豆賣掉當路費,李兆麟于1931年11月8日離開家鄉(xiāng),奔赴北平。

    到北平后,李兆麟化名李烈生,經(jīng)張一吼介紹,認識了在抗日救國會擔任常委的地下黨員馮基平(化名馮乃革)和執(zhí)委夏尚志。李兆麟向他們介紹東北遼陽一帶自發(fā)的反日武裝情況,并建議黨組織派人去加以領導。馮基平和夏尚志見李兆麟救國心切,態(tài)度誠懇真摯,對黨的認識也比較清楚,就吸收他加入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從此,這位熱心尋求真理,立志抗日救國的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開始新的戰(zhàn)斗生活。

    率部西征 突破重圍

    1937年冬,日偽當局對東北抗日聯(lián)軍進行瘋狂的“三江大討伐”,使抗日斗爭形勢日趨嚴峻。為粉碎敵人“聚殲”抗聯(lián)隊伍的陰謀,開辟新的游擊區(qū),并試圖打通與關內(nèi)八路軍的聯(lián)系,1938年5月至6月間,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決定除留少數(shù)部隊在原地堅持斗爭外,北滿抗聯(lián)主力跳出敵人包圍圈,分三批進行西征。

    (圖片由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這首《露營之歌》就是李兆麟將軍和戰(zhàn)友們在東北抗聯(lián)西征途中所作,戰(zhàn)斗的艱辛從中可見一斑。

    1938年11月,李兆麟率領的最后一批西征部隊,行進在不見人煙的林海雪原中,戰(zhàn)士的手和腳都凍得皴裂了,胡須和眉毛上掛著厚厚的冰霜。他們白天分成小部隊行軍,夜晚集中宿營,身上帶的糧食很快就吃光了,每天只能從倒木上找一些干蘑菇吃,甚至把皮帶剁成小碎塊煮一煮吃下去。有一次他們在第一、第二批西征部隊的宿營地找到了一些已經(jīng)發(fā)霉的馬皮,戰(zhàn)士們用火燒烤時,雖然也發(fā)出一些糊香味,但放在嘴里難咽。李兆麟鼓勵大家說:“同志們,為了抗日,我們必須保住生命?!彼贿呎f,一邊和大家一起吃掉了這些爛馬皮。

    夜晚,部隊在零下40多度的森林里露營,戰(zhàn)士們圍著篝火,烤著濕透了的腳布和靰韃鞋,烤著烤著就睡著了。有一位戰(zhàn)士因極度勞累,失去控制,一頭扎到火堆里犧牲了。李兆麟為防止此類事再度發(fā)生,以后每當宿營戰(zhàn)士入睡后,他就坐在篝火旁邊,一面向火堆加柴,一面和其他領導同志研究第二天部隊的行動計劃。

    在李兆麟的率領下,英勇的抗聯(lián)戰(zhàn)士們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沖破了敵人的重重包圍,戰(zhàn)勝了饑餓和嚴寒,在1938年12月底到達小興安嶺西麓的綏棱縣境內(nèi),在白皮營后方基地與先頭部隊勝利會師。

    北滿抗聯(lián)部隊的西征,是在中共北滿臨時省委的決定下,在李兆麟、金策等的具體安排、組織和率領下,有計劃、有組織地分批完成的。這次西征大軍,雖然歷盡千辛萬苦,但終于取得了勝利,保存了北滿抗聯(lián)的一部分主力部隊和骨干力量,為后來在廣闊的黑嫩平原,依托山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奠定了基礎。

    星火長耀 精神永存

    1945年8月8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李兆麟與周保中等率領抗聯(lián)指戰(zhàn)員配合蘇聯(lián)紅軍搶占東北,協(xié)助八路軍、新四軍進行解放東北的英勇斗爭,李兆麟“殺敵救國復河山”的夙愿,終于隨著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勝利而實現(xiàn)。

    當時哈爾濱的情況仍十分復雜,抗戰(zhàn)雖已勝利,但東北人民仍處于決定命運的歷史關頭。哈爾濱地方的敵偽殘余勢力搖身一變,也成了“國民黨地下工作者”和“先遣軍”。他們互相勾結(jié),招搖撞騙,造謠惑眾,嚴重地破壞社會治安。

    (圖片由東北烈士紀念館提供)

    李兆麟不畏強暴、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利用各種場合宣傳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張成為反動勢力的眼中釘。國民黨反動派對奔走在和平、民主事業(yè)第一線的李兆麟又恨又怕,一伙窮兇極惡的國民黨特務和敵偽殘余,多次策劃暗殺李兆麟。

    面對危險,李兆麟堅定地說:“如果我的鮮血能洗亮人民的眼睛,能喚起人民的覺醒,我死了也是值得的?!?/p>

    1946年3月8日,哈爾濱召開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大會,李兆麟發(fā)表了演說。他從東北淪陷時期祖國同胞的悲慘命運,講到中國人民經(jīng)過怎樣的艱苦斗爭才贏得了今天的勝利,無情地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破壞政協(xié)決議,發(fā)動內(nèi)戰(zhàn)的陰謀,號召婦女同胞團結(jié)起來,組織起來,為自己的解放事業(yè),為建立和平、民主、富強的新中國而斗爭。他慷慨激昂、動人心弦的演講,教育了群眾,刺痛了敵人。

    第二天下午,他在道里區(qū)水道街9號,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時年36歲。

    李兆麟將軍墓

    1946年3月24日,哈爾濱人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將李兆麟的遺體安葬在道里松花江畔一座公園內(nèi),并將這座公園命名為兆麟公園。

    如今,兆麟公園的松柏常青,墓碑前的鮮花常新,每一片花瓣都承載著后人的追思,每一縷芬芳都在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里,一位將領熱血赴使命、生命踐初心的赤誠。李兆麟將軍這顆永不隕落的紅星,照亮的不僅是歷史深處的烽火征途,更指引著我們在振興發(fā)展的道路上,步履鏗鏘,一往無前。

    • 記者:孫思琪;攝影:孫思琪;視頻:孫思琪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 黑ICP備11001326-2號,未經(jīng)允許不得鏡像、復制、下載
  • 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地段街1號
  • 許可證編號:23120170002 黑網(wǎng)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